人像攝影課技巧複習3-選景
續上集
我後來決定把選景放到人物肢體與快門時機之前來說,之前的大綱是:1. 光線2. 構圖3. 人物肢體與快門時機4. 選景5. 引導今天來聊一下我選景的「想法」,一樣的概念,選什麼景除了因人風格而異之外,跟要拍的風個也有很大關係,嚴格講根本不會有規則可言,反而跟你想拍什麼或你覺得這地方可以拍什麼比較有關。另一個方式則是因為過去拍攝經驗,看到一個景會產生可以拍攝的「畫面」,這樣當然是最好的,可以立即進行拍攝,比方看到一整排樹或列柱會想到用縱深壓縮的方式拍攝…….但相對手法上比較固定也缺少變化。
如果能夠隨處抓到環境結構特點進行不同角度、焦段變化拍攝會有更多樂趣與成就感,當然,痛苦的莫過於看著眼前的景一籌莫展,不知哪裡可拍不知從何下手……. 以下我提供我個人經驗分享,通常我到一個環境是這麼開始的
1. 尋找「色塊」:作為人像拍攝的背景,最好有簡潔、有彩度、大面積的色塊如紅、黃、藍、綠色等背景為人物襯托,我會先觀察周圍環境有沒有鮮明易辨識的色塊可以利用包括天空在內的藍色、後面大片面積的綠樹、山、牆壁塗鴉、門板、建築等。
紅色塊鮮明+樹影的背景
黃色塊鮮明+樹影的背景
紅黃藍不同面積色塊元素+樹影的背景
2. 「環境屬性」:從色塊中判斷環境中可以拍攝的「結構」是屬於點構圖、面構圖、還是線構圖。
拍攝「點」構圖需要完整的風景結構,人物只是畫面中一個大小不一的點,如果沒有簡潔的景,人會消失在畫面中不容易被看到
下圖右半部有階梯的橫線在畫面中形成一種結構。
在沒有縱深延伸、一片靜止的牆面,又有著斑駁紋路的有趣圖騰或塗鴉或色塊牆面,則適合以「面」構圖拍攝。沒有延伸空間,停止在一個面的背景
面構圖講究鏡位角度垂直於拍攝平面,不要有左右變形不均的問題。
以這樣區分就夠大致分出一個構圖脈絡作為拍攝起點,搭配構圖重心、焦段變化,很快就會找到下一個拍攝點。以點、線、面對結構進行大部分析是最快進入狀況的方式之一。只要找到一個可以拍攝的起點,在每個被框選的環境中都可以各自延伸找到適合特寫的背景。
3. 參考「光線」變化
在前述的環境基礎之下,光線除了決定拍攝者站位、影響人物照射效果,光線也會在眼前的結構畫出明暗色塊,或是透過不同遠近距離樹葉投射的影子等,形成光線本身成為構圖的結構也是選景時需要把握的。
順光(下圖)
正面受光的背景
人物置入後:
斜射順光(下圖)
光從左右側約45度照射的景
人物置入後
斜射順光2(下圖)
光從左右側約45度照射的景
人物置入後
逆光
太陽在正前方的景需要有遮蔽物作為暗部背景
人物置入後
反射光光線在室內或反射物間形成的柔和反射光
人物置入後
臉上光線層次是不是跟牆面一樣的?
漫射光在陰影區的漫射光線
人物置入後
幾乎可以說,你看到的環境物呈現的光影狀態就是人物進入後的光線效果,所以在觀察環境同時,我會一起判斷一下光線狀況也同時可以決定模特站位。
找到在哪拍是一回事,要怎麼拍又是一回事,當我們找到一個區塊可以進行拍攝,我會這麼做
1. 找出「配角」:與人物搭配的元素,如房屋、藤蔓、紅葉、顏色鮮豔門板等、
陪襯物的背景與人物的組合
2. 決定背景元素所佔的面積:好的場景結構看起來簡潔有力烘托人物,太過雜亂的背景則很干擾主題,越雜亂的背景人在畫面中比例要越大,越乾淨有趣的背景可以鎖小人物比例讓人物在畫面中扮演與背景呼應的角色。
乾淨單純的背景
人物再其中不會被忽略或干擾
下圖背景複雜人物相對不凸顯
3. 決定背景元素位置:這個是關鍵時刻,也就是決定背景物在畫面中前後左右上下的時候。這裏我特別分享一個經驗關於背景元素、色塊輕重的觀念:
a. 顏色越亮越淺的重量越輕
b. 重量越輕的色塊儘量放畫面上方,或至少上下重量平均
人物置入後
d. 背景顏色與人物服裝重量平衡
上圖人物服裝大地色系跟右邊淺綠色葉子行程重量上的平衡下圖顏色重量由上至下分佈
下圖上輕下重整體穩定感較好
4. 決定明暗調:幾乎每個場景都可以嘗試拍亮、暗兩種調子,但順光情形下我多數選擇高對比篇暗調拍法,逆光也可以拍暗調但多數是明亮調居多。如果陰天或是走廊陰影下因為光線落差小,我拍攝上多走明亮調居多。
順光暗調:
順光亮調:
逆光亮調(下圖):
逆光暗調:
接下來我貼幾張現場目視範圍的照片,大家先看一下,如果你在現場會在哪幾個角度拍,我過兩天再解析成果。
來囉~
可以從這兩張李看到多少拍攝點?提示一下:你必須用3D模擬的概念想像走到哪個位置可能有哪些結構‘可以運用。
我們下回分解!
(待續)